瞄準產業鏈制高點打響“上海制申請越南商標造”品牌

“上海制造”曾寫下輝煌的歷史,一大批產自上海的商品因其品質精良而成為傢喻戶曉、風靡全國的國貨精品,也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瞭重要貢獻。如今,上海制造三年行動計劃呼之欲出,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躍居世界產業鏈、價值鏈制高點為目標,全力打響上海制造品牌。

站得高才能望得遠

在位於上海東南角、瀕臨東海的臨港地區,全球首臺“華龍一號”核電站堆內構件揭開瞭神秘“面紗”,即將遠行前往位於福建省福清市的“新傢”。據悉,出口一座“華龍一號”核電站的效益相當於出口200架中型飛機,而承制“華龍一號”核心設備—福清5號機組堆內構件的企業就是上海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簡稱“一機床”)。

“在核反應堆的所有設備裡,堆內構件屬於關鍵中的關鍵。”一機床公司總經理薛松自豪地說。如果把核島中大大小小的設備比作“華龍一號”巨龍身體裡的各個器官,那麼堆內構件就是支承龍騰的“龍骨”。整個核電運行的核心、不竭動力的源泉——核燃料組件,就安裝在“龍骨”裡。同時,這個“龍骨”還必須是一個安全的“籠”:一旦遭遇極端事故,堆內構件必須能夠有效地防止堆芯跌落,降低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上海制造要在市場上繼續占據鰲頭,必須具備難以替代的科技創新優勢,要有拿得出手的超一流產品。薛松介紹,一機床先後攻克瞭71項工藝、試驗等難關;完成瞭2項材料國產化、5項焊接技術、4項檢測技術、7項工藝技術的技術創新;獲得瞭10項發明制造專利,實現瞭全面國產化。

據悉,上海制造將瞄準價值鏈、創新鏈制高點,提升大飛機、重型燃機、機器人、高端醫療器械、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整機自主化集成化能力;聚焦產業鏈重點環節,夯實智能傳感、精密減速器、超導、石墨烯等零部件及原材料發展根基;推動優勢產業高端化、關註高增加值率行業。

融合發展成效初顯

上海第一條軌道交通線路—1號線將迎來全線通車23周年,這條線路目前正在歷經一次脫胎換骨的信號系統改造工程,承擔重任的就是一傢上海本土企業——卡斯柯。這個項目是國內第一條保留原信號制式的地鐵信號系統改造項目,既要引進一些新的信號技術來提高1號線的自動化運營能力,還需要繼續保留一些原有的信號技術。這樣的改造項目沒有先例可循,需要進行開創性的工作。

成立於1986年的卡斯柯,最初是為引進國外鐵路先進技術而由鐵道部門成立的。企業不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立足自身所長,堅持核心工業軟件的自主研發和不斷創新,最終從裝備制造企業轉型為系統集成企業。此前企業一舉拿下瞭1號線信號系統改造越南商標申請費用的重任,改造完成之後將提升1號線效率,緩解早晚高峰的運營壓力。

如今,上海制造已經脫離傳統意義上的“傻大黑粗”,成為緊緊擁抱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先進制造。去年初,上海率先制定瞭《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應用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推動“上海制造”向工業互聯網智能生產化、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與服務化延伸轉型升級,並率先設立瞭地方性專項支持資金,去年該項資金一共支持瞭43傢企業,金額達3億元。

打造產業發展高地

前不久,上海松江區舉行瞭G60科創走廊一季度22個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海爾智谷、正泰啟迪智電港等百億元級重大產業項目以及一批實體經濟項目動工,計劃總投資超過300億元。

根據計劃,至2020年末松江區力爭創建智慧工廠50傢、智能車間300傢,新增工業機器人2000臺,創新發展應用項目60個;分行業培育以智能硬件、智能物聯、智慧安防、智慧芯片、智能檢測等為主的工業互聯網上下遊產業集群,力爭銷售收入突破520億元。

在金山區,14個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畝均投資強度達727萬元。其中,上海現代電梯有限公司在金山工業園區舉行奠基儀式,比起原計劃4月底才能取得施工許可證,時間足足提前瞭一個月;和輝光電(二期)項目通過科學籌劃、並聯審批、提前預審、告知承諾,開工時間縮短瞭2/3……

上海市經信委越南商標註冊費用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將深化各區特色產業精準佈局,已經明確定位的抓緊細化推進,沒有明確方向的加強市區對接,支持浦東新區申報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傢示范區;加快構建集成電路、軟件信息、G60、東方美谷、人工智能、節能環保、智能硬件等新興產業高地,促進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arrow
arrow

    kki246me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