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市民高度認同 大西安建設發展態勢

對西安近來表現出的發展態勢,絕大多數市民給予瞭高度評價。 (記者 雷偉東 攝 資料圖片)


■記者 張瀟 美國商標註冊流程

“來西安旅遊,我就覺得是一個印證自己文化感受的美好經歷,風土人情憨厚樸實,文化底蘊悠久,好像每塊深色城磚、每條幽深的小巷、每個古老建築都流淌著這樣的氣韻;高樓大廈在這樣的古香古色中絲毫不顯得突兀,整個城市顯得輕快又厚重、年輕又穩重,晨鐘暮鼓的莊嚴、清雅的碑林、大氣的兵馬俑……感覺真是應該住在這裡好好感受。”這是記者在回民街遇到、獨自來西安旅遊的新加坡女孩小林,在自己旅行APP上記錄下的感悟。

和國內外遊客體會相互印證的,是一份來自西安社科院的調查報告《西安市民眼中的美國商標登記流程大西安》,該報告用翔實的數據展示瞭這樣的結果:絕大多數市民對於西安近來表現出的發展態勢給予高度肯定。

卡通秦俑 古意地鐵站

城市“新”與“舊”結合相得益彰

“西安給我的印象,那就是‘新’與‘舊’結合得特別打動人。我拍過很多城市的照片,西安是拍起來最有趣的城市之一,因為經常一邊是古香古色、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古建築,一邊就是一個大型的時尚購物廣場,各種潮牌都有。我每次看到遊客和市民在這一新一舊之間穿行,卻絲毫不覺得‘穿越’,就感到很有意思。很想要設計這樣一組照片給顧客。”自由攝影師牛樂,是一位在國內、國外到處跑的“旅拍婚紗照”攝影師,新加坡、吉隆坡……他的足跡經常延伸到國外,這次是他第一次來西安給顧客拍婚紗,他用特有的攝影師的眼光打量西安,對古城呈現出來的獨特氣質很感興趣。

“我們來自德國科隆,利用假期來中國玩,最喜歡陜西歷史博物館,來瞭10天,去瞭兩次。” 漢娜(Hanna)和她的小夥伴們第一次來西安,西安的古老歷史吸引他們,而最吸引人的還是西安的許多博物館。Hanna說:“博物館英文講解得很仔細,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秦朝的文化,所以那一段聽得很仔細,還錄音瞭。”

“要是讓我來說,西安可以帶親戚朋友逛的地方越來越多,越來越有意思。”49歲的張女士就職於一傢國企的財會部門。在她看來,西安這兩年可以遊覽的文化景點越來越多,“就拿咱曲江來說,早都是旅遊必來景點啦。一個公園連著一個公園,個個都有講頭,詩人給曲江池做瞭多少詩句啊!景區裡到處都能看到這些詩句,特有意境。此外,還可以去一些有趣的博物館,比如關中民俗博物館。總之,咱西安的文化旅遊真是挖掘得好,帶著親戚遊很有面子。”

據瞭解,近年來西安曲江文化產業園區被命名為國傢級文化產業示范區,關中民俗博物院、陜西華清池旅遊公司等8傢單位先後被命名為國傢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根據西安社科院的調查,在14項城市發展指標中,市民滿意度最高的就是西安的“文化品質”。記者在回民街隨機采訪瞭9位遊客,大傢有一個共識——來古都處處感受到厚重而悠遠的文化氣息。來自山東煙臺的遊客路寶洋說:“西安不光有很多古文化景點,我感覺到很多細節都在展示古城的文化內涵。你看,地鐵站是很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吧,但地鐵站的裝飾畫卻古香古色。卡通旅遊紀念品很時尚、很‘二次元’吧,但很多設計就是秦俑、皇帝這樣的元素,處處都結合得很有意思。”

潔凈地面、公美國商標申請費用

古城條條小路都講述特色文化

艷陽高照,蟬鳴陣陣。7月10日的西安街頭高溫難擋,然而高溫並沒有阻擋住遊客的步伐。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門口,耿遠洲帶著兩個小學六年級的小表弟騎共享單車逛西安。

“西安有古文化韻味的街道太多瞭,好像每一個小街道都有故事。所以,我想如果要寫西安的話,那首歌應該改成‘和你隨便在西安的街上走一走’。真的,有趣的古街道太多瞭,而且是越來越幹凈瞭,配套的公廁免費又幹凈,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好。”這是在西安學習、工作的河南男孩耿遠洲的感受。

耿遠洲是“領隊”,大學剛剛畢業的他正在給親戚傢孩子們當導遊。他們剛參觀完碑林博物館。“這是中國最大的石質書庫!”這是小表弟樂樂的回答。耿遠洲告訴記者,自己考到西安上大學,今年剛工作,因為每次回傢都要給傢裡的孩子們講西安的各種古跡、古建築,孩子們興趣濃得很。耿遠洲拿著手機給孩子們介紹:“碑林博物館所在的街叫‘三學街’,這都是有來歷的,唐末太學遷至此。宋金時唐太學改為京兆府學。元以後,門前形成三條南北小街,稱為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此街因北側有此三學,改稱三學街。”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

由於天氣炎熱,這一天的旅途很簡單,他們打算早上從碑林博物館騎到另一條有文化的古街——書院門。一路上,孩子們聽著這些有趣的街道歷史,顯得興高采烈。

從尼泊爾學生到陜西特聘專傢

拉吉姆的感悟反映著城市多側面增長

“當時,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到瞭一個全新的城市,估計最快也要三五年磨合期。從17歲告別佛陀的故鄉,來到這個自己從小就向往的國度,我曾經感嘆過路途的遙遠,也曾經比較過不同文化的差異,但讓我感到更多驚異的是西安日新月異的巨變。”

尼泊爾學者拉吉姆,用夾雜陜西方言的流利漢語娓娓道出自己的感受:“我已經是個‘西安人’瞭。我住的南郊10多年前周邊還是荒地,現在已經高樓林立,非常繁華。第一次來中國需要在上海轉機,現在西安到加德滿都馬上就要開通直航瞭。在這裡學習生活瞭20年,已經熟悉瞭西安的空氣,難道這次要離開嗎?我不能回答自己。想瞭好幾天,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不知什麼時候愛上西安這座城市瞭。”

拉吉姆是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傢中來自尼泊爾的第一人。在他看來,西安的城市建設和社會服務的提升速度之快讓人感嘆,他的漢語讀寫早已和一個本土學者無異。他還打算下學期把愛人和寶寶帶到西安,“西安早都是我的第二故鄉瞭。我在這裡的時間,比在故鄉還要久。”

很難說拉吉姆的感悟和成長反映出西安發展的哪一面。他笑著說,可能是很綜合的,是城市整體對外開放、經濟增長等等綜合變化的縮影。

西安市社科院的調查結果顯示,七成左右市民對於西安“對外開放”“經濟增長”均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

高網速 便捷的長安通

城市信息化水平穩步提高

“不說別的就說網速,這發展就讓人感嘆。”52歲的秦梅是一位中學老師,她說:“傢裡電腦買得很早,1997年左右就買瞭,看著網速從下載圖片都要半天到現在下載一部教學片幾分鐘,真是便捷。”

張金玥傢在陜南一個小縣城,今年是她在西安讀書的第6個年頭,她正在讀研究生,“我的體會就是本科的時候在宿舍下載電影是不好意思的,因為別人就會連網頁都打不開,現在好瞭很多。年輕人離不開wifi,我在西安轉悠,連一個小小路邊店裡都有wifi。去過國外一些地方,很多時候wifi都是收費的,還很貴。這麼一對比,覺得城市的信息化不就體現在這些點點滴滴嗎?”

今年4月27日,西安市教育局召開全市中小學寬帶網絡“校校通”提升工作會,安排部署瞭全市中小學(含職業高中)高速接入互聯網的具體工作任務。我市將利用三年時間全部實現中小學校寬帶網絡達標。據介紹,屆時全市城鎮學校班均出口帶寬不低於10M,農村學區長學校班均出口帶寬不低於5M,農村成員校學校班均出口帶寬不低於4M,學校辦公桌面出口帶寬不低於2M;具備條件的城鎮學校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教學點實現寬帶網絡接入和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

2015年以來,經過兩年多的推廣,4G逐步走入西安千傢萬戶。據瞭解,目前天翼4G信號已覆蓋全市城區、縣城、4A景區和經濟發達鄉鎮。市區、縣城主要移動網絡指標在各運營商中領先,通過流量不清零、長市漫同價、加大流量贈送等,流量單價下降40%。

“其實咱的感受都是些很小的點。別的不說,就說市民幾乎人人都有的長安通吧,坐車能用、逛景點能用,據說還有全國常年通用旅遊護照功能,這自駕遊多方便!還能去省圖借書、超市購物,聽說連買藥也可以,加上手機微信支付,完全可以不帶現金出門瞭。我看這就是人傢常說的智慧城市的體現吧。通過這小小的卡片看到咱西安的變化,很高興,就像香港的八達通卡一樣便捷。”吳朱鳳今年43歲,在高新區某國企做人事工作,熱愛旅遊的她曾去過多個國傢地區旅遊。她說,以前看電視,老覺得國外發展得特別好,現在區別真的越來越小瞭,我內心很自豪,希望西安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arrow
arrow

    kki246me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