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少數民族聯合會慶祝成立三十周年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6日電(李佳佳)上海市少數民族聯合會15日舉行“砥礪前行 逐夢新時代”成立三十周年大會。

上海,是一座具有多元文化、中西合璧的創新城市。

在上海7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各族人民以其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共同創造瞭上海獨特的歷史和文化。

2016年的統計顯示,上海市少數民族人口從1953年的3.15萬人;增長到42.47萬人,同2010年相比,增長165.54%。其中,滬籍少數民族人口16.71萬人,來滬少數民族人口已超出本地戶籍,達到25.76萬人。

為解決上海民族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建立一個有效的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橋梁紐帶和溝通渠道,從1979年底起,上海市區、縣開始探索籌建少數民族聯絡組。

上海市第一個少數民族聯絡組在黃浦區率先成立,當時的南市、普陀、寶山等區縣也相繼成立少數民族聯絡組和聯絡委員會。一個接一個少數民族聯絡組先後誕生,少數民族聯絡組把黨的民族政策的溫暖,送給散居上海的少數民族同胞心中。

之後,在上海市民委的統一領導下,開始籌建上海市少數民族聯絡委員會。

1987年9月17日,這是一個值得慶賀和永記的日子,上海市少數民族聯絡委員會宣告成立。

上海市少數民族聯絡委員會成立後,積極配合市民委做好協調和指導各區、縣、局、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少數民族聯絡組的工作。

據上海市民族聯第一屆副會長兼秘書長石厚珍同志回憶,當時因為民族招待所改建民族大廈,市民族聯曾在一年中搬瞭四次傢,後來通過市民委一處的幫助,在天潼路371弄3號瑞泰裡一幢兩層小樓租瞭兩間房,終於有瞭一個穩定的辦公場所。

據介紹,上海市少數民族聯合會自1987年成立至今,走過瞭30年光輝的歷程。在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的領導下,市民族聯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積極投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充分發揮民族聯組織服務群眾、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維護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以及服務世博會等方面發揮瞭積極作用,起到瞭黨和政府聯系少數民族的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

上海市少數民族聯合會的工作得到瞭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分別榮獲瞭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上海市少數民族志願者服務總隊“上海世博會先進集體”、國務院“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美國商標登記推薦、國傢民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世博工作優秀集體”、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上海市人力資源保障局“上海市統一戰線(工作) 先進集體”、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保障局“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上海市少數民族聯合會會長沈煒表示,三十年來,上海市少數民族聯合會依靠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依賴於全市少數民族群眾的智慧,探索形成少數民族工作特色,創造出許多經驗,打造民族聯品牌。

市民族聯在常務理事會的領導下,始終堅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一處理民族問題的重大戰略思想,“三部一室”組織架美國商標分類構成為市少民族聯服務與指導全市少數民族工作的重要渠道。

沈煒在采訪中時說,中共十九大確定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這個偉大思想的激勵下,要求每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地跨入到這個新時代,都要進入一個“繁榮發展、全面實現小康決勝階段”的過程中。“我想這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到決勝階段,每一個民族都肩負著共同的職責。作為民族聯要繼續做好我們在滬少數民族以及少數民族同胞的橋梁、紐帶這麼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我們上海市所有的少數民族同胞(包括來滬的少數民族同胞)都能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做出我們巨大的貢獻。”

他說,新的時代賦予很多新的要求和任務,我們感到壓力很大、任重道遠。同時我們也期待為新一階段更好地推進上海市少數民族聯合會工作,一個是進一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二是更好的健全我們的基層組織,使得我們的基層組織能夠真正做到全覆蓋;第三是我們的很多工作還要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李佳佳

5

美國商標註冊台中
arrow
arrow

    kki246me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